当前位置:首页 > 精彩小资讯 > 正文

1991年聊城杀羊羔

东马庄村概况:东马庄村位于阳谷县城东,京九铁路东侧,东邻官路唐村,南临岳海村,北临八里营村,隶属阳谷县博济桥街道办事处京九社区,由东三里、西三里、马庄三个自然村组成,地理坐标为:北纬36°108’106”,东经115°815’384”。全村人口1975人,耕地1300余亩。村庄沿革据王氏家谱记载,东三里村为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王氏先祖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入阳谷县城北街定居,数年后,由于人丁兴旺,地少人多,王氏始祖王太丰携子王运起前往城东定居,因居城东约三华里,取名曰城东三里庄,简称东三里庄至今现阳谷城中北街王家大井,就是那个时期遗留下来的。另据马氏家谱记载:马氏历代为名门望族,分布极广,马氏始祖赵奎,为五帝时伯益之后,赵国名将,辅佐赵王功勋卓著,受封马服君,其后子孙遂以马为姓,马氏一脉于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由县马龙沟迁至阳谷,居谷邑右畔义和村,世人谓之阳谷马氏,后其一支迁居城东三里庄南,取名马家庄。据传为始祖马飞熊迁此建村,后刘、徐、唐、李、郭、张、赵等姓氏迁入,一直沿用马庄至今。村庄往事:年间,本村秀才马云庆在村里设立私塾,培养了本村一批人才。有大多学生走出乡村,在各行各业颇有建树,后来学生们为感谢老师的培养。在二十三年,为老师修建了老夫子教感碑,至今被乡亲们化为美谈。此碑更加有力的证明了自古以来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1949年东马庄隶属阳谷县岳海乡华佗区。1955年成立互助组。 1956年成初级社。 1957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12月成立公社,东马庄村隶属石门宋公社。1975年—1980年济南市跃进电机厂,19名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下乡到该村,受到热烈欢迎。在党委、的支持和村民的帮助下,知青们很快就被该村民的朴实、耿直、热情所感动,和村民成为朋友,无话不说,无话不谈,逐步学会了多种农活,参加深翻地、填坑造田、高温积肥等劳动。他们利用自身特长组建文艺宣传队,业余为村民表演节目。有的在村里支教,担任小学教员,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知青和村民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75年县先后派驻村工作组全村大搞道路建设和植树活动,使原来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大马路,并且路两侧都栽上了杨树,一到夏天,绿树大成荫。1980年,大队筹集资金,在东三里盖起了一排新瓦房,有了新的桌椅板凳,结束了学生上学自带凳子的历史。1982年村里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村民们的温饱问题彻底解决。在上级的号召下,村里开始大面积种植棉花,村民手里开始有了余钱,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普遍盖起了新房。有的村民购置了新家具和家电,有的村民购买了拖拉机,干起了跑运输的生意。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村共有拖拉机三十多台,成为远近闻名的运输村。截止2023

年底,全村共有大型农业机械10台,大型卡车30余辆,小轿车200余辆。始建于后的马庄完小,条件非常简陋,土坯房、旧木板、水泥板当课桌,学生上学自带板凳,学校曾几易其址,一开始在西三里,后来迁至马庄,后又迁至东三里。1983年学校整合,学校增设了初中,由原来的马庄完小更名为马庄联中,又新盖起了三排大瓦房,生源扩大附近十几个村,当时是阳谷县第一所建设高标准的学校,教室是两门、十窗,改建了大门、厕所,路旁栽植了梧桐树,面貌焕然一新,多次受到县委的表扬。当时从学校任教的老师有李树东、魏月忠、王立志、唐玉洪、刘德民、宋义东、宋长兴、魏茂东、胡继华、华、张宪亮、马德龙、杨小波、唐恒歧、李金昌、岳修林、谷英梅、吴巧玉、翟慧、张开学、李秀清等等,后随着县城扩建,村内学生陆续到城区就读,学校于2005年取消校舍改成了村服务室。2011年景阳路拓宽改造,把原来学校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回迁楼和村服务室。1984年8月隶属石门宋乡。2001年3月石门宋乡撤销,并入阳谷镇。2003年疫情爆发,村两委带领广大群众路口,禁止外来人员进村,本村人员出村,有效杜绝了疫情发生。2004年5月阳谷镇划分办事处,该村隶属博济桥办事处至今。村庄经济该村自然条件良好,地下水丰富。村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地瓜等农作物,由于种植作物单一,农业生产条件落后,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很低。以后,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选种、种植、管理各种环节逐年进步,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不断提高,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当时东马庄村棉花产量和质量在阳谷县都是名列前茅。东三里和西三里村,很早就有编耙子、编竹筐、编筛子、扎扫帚的竹编手艺,据传当时是村民王朝殿拜七级姚皋的为师,学成归来,把手艺传给了东三里的老少爷们,当时编竹筐、耙子运销东至张秋、南至寿张、台前,西至莘县朝城,北至郭屯,远近十里八乡非常有名,既方便了群众也增加了村民收入。目前全村仅剩王学贵一人还在从事这个行业。1968年该村响应上级号召,大养其猪,建起了养殖场,使广大村民逢年过节有了肉吃,一部分作为商品猪销售出去,增加了集体的收入,当时养猪厂的负责人是马士合。1969年,村里在县、公社两级的帮助下,建起了水泥预制厂,主要生产水泥檀条、檐板等产品,远销外地,十分有名,当时预制厂负责人王学珠。1969年,村里购置了一台大型磨面机,成立了面粉厂,附近村都来磨面、换面,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集体收入,当时面粉厂负责人是王立志,由于村中创业的蓬展,东马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23

年全村从事装修工作多达100余人,人均年收入5万元至10万元。事业1980年,村支部王玉芳筹集资金,创办了马庄完小历年来李树东、位月忠、王立志等21名老师,1983年学校逐步扩大成立了马庄联中,当时有幼儿园、小学、初中等十余个班。1970年东马庄村在西三里设有公办卫生室一处,刘继、玲曾任赤脚医生。后来东三里村退休医生王庆贵在家里开设了村内首家私人诊所,为村民提供了方便。1995年村里马德义在火车

1991年聊城杀羊羔

,马秀华在西三里村,王桂英在东三里村,开设了卫生室,价格合理,服务热情周到。2023

年以来,村新型农村合作村民参合率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村民参保率100%。2023

年,村支部王庆存带领广大群众积极筹集资金6万元,修通东西三里村连接路和过路下水道,解决了村民出行难和村庄内积水的问题,到2023

年底,全村的主干路硬化及东外环路改造已全部完成,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彻底解决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难问题。2023

年春,在村两委带领下,把坑塘路边进行了绿化,共植树一千余棵,绿化了环境,带来了效益。2023

年该村建设文化健身广场两处,为村民提供了健身活动场所。每天晚上,广大村民在这里休闲跳舞健身。2013-2023年村里建起服务室、妇女儿童和文化大院。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图书1100余刊,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2023

年全民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村里安排保洁员5人专门负责村内卫生,村庄环境卫生彻底改变。村风民俗该村婚丧嫁娶的风俗习惯不同年代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标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男女结婚,自由恋爱的少,听媒人介绍,讲究门当户对,男女双方约定一个吉日时间见个面同意就可订亲。包办婚姻在里面起了一定作用。然后经双方选定个良辰吉日,有条件用轿抬着,前面有几个吹鼓手,吹吹打打垫垫闹闹迎娶到家。那个年代新郎并不直接到女方迎娶,没条件的用席子扎个棚车女方用牛或马拉车送到男方家。富裕女方赔送一个柜、桌椅等就很好了,男方摆两桌酒席招待女方就可以了。当时酒从采购

用地瓜干换的6角8分钱一斤酒,烟用2角多钱一盒,如春耕、牌香烟,谈不上亲友贺礼钱,只送副对心,要送个被单七尺需筹集七八个人送,主家晚上做6个菜还得答谢人家。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种粮种棉收入高了。有了钱了,男女双方订婚又多了新项目,开始见面换手绢订亲,开始女方向男方物品,一块手绢、一支钢笔、一双袜子,男方需用手绢包钱200元—1000元不等。若拿1000元说成千里挑一。90年代又长到2000元,到了21世纪到现今,男方向女方根据条件逐渐10001(万里挑一),又长到现金6万6、8万8(俗称6万6顺我也顺,8万万没有想到你发我也发)在订婚席宴上除安排高档烟酒饭菜外,还得给女方按亲友多少买十几个大提包,里面包括烟、酒、喜糖、两支烧鸡等,更大方男方换成了一箱酒、一条烟。六七时年代女方条件好的赔送衣柜橱桌椅等。80年代、90年代女方赔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称三转一响)本世纪初到现在赔送电动车、摩托车、轿车、高档综合橱、沙发、洗衣机等。说实话因女方条件不同,一切赔送嫁妆多数是由男方给的订婚彩礼钱置办,女方不用另花自己的钱,但也有女方富裕的条件好也另拿出钱来赔送女儿。现在男方迎娶女方,从一开始抬着送嫁妆发展到用拖拉机、三轮车拉嫁妆,再到四轮汽车送嫁妆。女方远的就直接赔送钱不再赔送东西了,男方迎娶女方,新郎亲自迎娶,一律习惯用6辆或8辆豪华新轿车迎娶,并伴有全程,结婚当天除摆几十桌招待亲友贵宾乡亲外,临走时都要给女方送嫁妆钱10元、20元不等,还需高档烟酒相送。在人去逝丧葬方面,不同年代也有不同的变化,前后,老人去逝实行土葬一般用棺木装殓,在家停放三天,可贫穷人家没钱买棺木枳能用一张苇席用绳系住装殓下葬。那时招待亲友乡亲很简单,中午摆几个菜每人盛碗米饭就可以了。1975年上级推行火化,该村一直积极响应,无一人不火化,推行火化是几千年来丧葬习惯的,既环保卫生,又不污染地下水源。现在村里建立了红白理事会,进一步动员村民丧事从简,提倡厚养薄葬不用棺木、不用孝布、不定鼓乐。这样既省钱、又省力。随着生活的提高,加之传统观念影响,现在村上去逝了人停放三天出殡,在这三天中除自家亲属外,村上理事会也要忙上三天,料理后事,仅从丧葬对联上看就有不同时代风格,过去大门左:青山绿水人何在,右:素车白马客来临,横批:可当大事,门心:哀。现在由于时代与时俱进很不适应了,改为:蓝天白云人伴,披素骄车客来临,可当大事改为德高望众,门心:哀改为“孝”。过去人去逝管不起饭,可现在大不一样了,凡来帮忙者好烟好酒好饭菜招待。村庄人物马德堂:出生于1936年,1975中员,一生在教育这块土地上执着地耕耘,辛勤地播撒以无私的奉献和缤纷的桃李赢得的尊敬。1950年寿张一中195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分配莘县一中;1978年莘县师范任教;1996年退休于聊城学院。马德广:1937年出生,中员,1951在阳谷一中读初中,1954年考入聊城一中高中学习,三年后考入大学地质系,学期5年毕年,1962年毕业后分配到湖南沙市地质局工作,献身于地质研究工作,为党作出了重大贡献,任职局长之职,至到1997年退休。现在定居在湖南沙市,湖南省会。马德景:又名马飞,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党委,团委,副教授。2000年—2008年,农学院教师;2008年—2011年,农学院副科级员;2012年—2023

年,农学院正科级员;2023

年—2023

年,山东省委部派驻冠县梁堂镇脱贫攻坚第一2023

年至今马兆生:1951年至1954年在阳谷一中读书:1954年至1957年在聊城师范读书; 1957年至1959年在阳谷城南魏海任小学教师;1959年在济南教育进修学院学习一年;1959年至1962年在阳谷十五里元中学任教师;1962年至1965年在阳谷池中学任教师;1965年至1970年在阳谷阿城中学任教师;1970年至1980年在阳谷石门宋中学任教师;1980年至今在阳谷一中任教师至退休。李林东:1957年前在聊城候营孙克胜村小学读书;1957年至1959年在阳谷师范(校址安乐镇)读书;1959年至1962年在阳谷+五里元任小学教师;1962年至2010 年在阳谷石门宋马庄小学任教师至退休。马先锋:1980至1982在阳谷一中读书;1982年至1985年在阳谷师范读书;1985年至1990年在阳谷一中任教师(1986 年至1989年在聊城师范学院夜大学学习);1991年至2009年在县联工作。先后任,副会长兼党组成员;2009年2013年任县委部副部长;2013年至2023年任县委副部长兼县联党组;2023年05月至今,任县委部常务副部长兼县11届、12届。主要荣誉:1996年获山东省联先进工

称号;2012年获县劳动模范称号;2023

年获山东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记三等功一次。王雪花 :1983年12出生日,王雪花,女,博士,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毕业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2年-2023年在竹藤中心就竹结构建筑墙体方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23年至今,就职于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期间,在加拿大UBC访学一年,从事竹材表面等离子体改性方面的研究。现主要研究方向为木/竹材料家具及建筑性能改良与应用。在该领域先后和参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木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项目1项,校企合作项目2项。在本领域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7篇,申报发明专利6项,参与标准研制3项。 本村陆续走出的在外李金芝:曾任原寿张县县长;马德广:曾任长沙市地质局局长、湖南省委;马德堂:曾任某高校教授;王立春:曾任聊城地区副专员;郭希领:曾任天津动力机械厂党委马德正:现任正处级,警监;马月红:现任北海舰队正师级;马德臣:曾任聊城地区副县级;马士昌:曾任聊城日报社副主编,聊城市文联

;刘贵贞:曾任某部队正师级;马士东:莱钢总工程师;王庆阳:曾任聊城市局政委;刘贵民:现任某部队正师级;唐灿华:现任某部队正团职;马文科:现任空军某部队副团职马德军:曾任阳谷县西湖镇党委副、镇长,李台镇党委,现任县市场局局长;王庆银:正处级,警监;马德景:又名马飞,现任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党委,团委,副教授。马先锋:曾任阳谷县联党组,现任阳谷县委部常务副部长。王雪花 :女,博士,副教授,就职与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村庄百业 建国初期,由于东三里村离县城较近,做生意的人比较多,各种小吃种类也比较多;较出名的有王玉先的呱嗒、肉合、油条等。油条色泽金黄,成环状,长八寸许、四撇,俗称“四撇油果”,顾客购买时用柳条圈起来,一拎即走,“四撇油果”是那个年代的美食,也是走亲访友的礼品。王玉震,生辰不祥,厨艺相当高超,是当时阳谷有名的大厨,其拿手的琉璃丸子、干甏鸡,在当时十分有名,现在老人们给小孩子们讲故事似的叙说着,如何如何的好吃,听的小孩子们口水直流,可惜该手艺已经失传。东西三里的竹编业远近闻名。受运河文化影响,王家先人们去七级镇的姚皋村拜师学习竹编的手艺,马家先人去了南方学习了竹编的手艺;早些年通过运河从南方运来毛竹,经过工匠师傅的锯、劈、剥、刮、刨等诸多工序,加工成各式各样的竹制品;较大的有器件有:竹床、躺椅、竹梯等,方便实用的有竹筐、竹塞子、竹篮子;较小的下脚料也不舍得丢掉,说书唱戏用的快板、竹筷子,织毛衣用的竹签子,看车子用的竹牌子等;做的最多的是竹耙子,当时竹耙子是农村家庭当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工具。竹耙子销到全县各地,有的远销到莘县、台前、南乐,范县等,那个年代人们提起竹耙子都能想到阳谷城东三里庄。当时做竹活手艺比较好的有王庆海、马士法、马士乃等。在发展,历史在变迁,东三里庄的竹编是运河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南北方手艺业的见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化的兴起,东三里的竹编也衰落了。但是无论走到哪里,或许见到个竹耙子,竹筐子等。今天,人们再次回忆起来,心中首先浮现的往往不是曾经的贫穷与艰辛,而是对那段时光的美好眷恋。姓氏字辈 王家先祖辈分有:太、运、善、化、登、朝、玉、庆、学等,一九八一年和高王苦水王村共续了二十五辈:文、义、宪、成、兆、海、瑞、传、万、东、福、德、继、广、祥、连、建、长、贵、兴、春、秋、月、忠、明。马氏家族宗亲分布广在阳谷县、梁山县一代,二十五年修祖谱二十代辈分有:永、云、月、士、德、文、修、继、志、成、保、守、广、进、化、作、述、维、令、名;一九八六年续修族谱增续二十代辈分有:光、耀、功、安、顺、忠、孝、吉、庆、祥、诗、书、久、长、续、兴、业、代、相、传。基层1950年马庄村党支部成立,党支部成立时有3人,现有36人,积极分子3人,历任党支部有王玉修、马景才、王玉芳、马士富、马士胜、马德生、刘跃全、王庆存。乡土文学乡村记忆——夏天一到夏天,闺女一头扎进空调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万一有事叫她,嘴里头直嘟囔热,热死了,看着她那样,想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是怎样渡过夏天的。那是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当时村里还没有通电,没有风扇、空调,孩子们一到中午放学,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端起桌子上大人给冷好的凉开水,一饮而尽,然后在大人的嘱咐声中,撒腿就跑,一溜烟跑到街上,小伙伴们早已在街上等着里,三五个一起跑向家西水库,水库里早已满了人,水库不大到水里边游一圈两圈,然后在大人的呵斥声中,回家吃饭了。到家里,还是热咋办,蒲扇派上了用场,一边吃饭,一边摇蒲扇,饭呢很简单,都是自家地里的蔬菜,常吃的是炖茄子、炖豆角。那时家里边平时不炒菜吃,除非是家里边来客人啦,才炒两个菜,侧尔吃一个鸡蛋沾蒜泥,那可是美味。说起来,记忆最深的事是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小孩子抱着草苫子,大人拿着蒲扇,一起到河边柳树下,柳树下早已被打扫的净净,铺上席苫子,急忙在上面打两个滚,眯一会儿,来的早占个好地儿,来的晚的靠边上草草的把草苫铺上,大人忙着寒暄,小孩们忙着打闹,在这个苫子睡会,在那个苫子上睡会,不一会儿又是大汗,大人们看着心疼,总会叫一个大人领着一群孩子,在河边洗洗,晚上不敢游远,一远了大人会吓唬孩子们,水里有蛇,一溜烟跑上了岸,爬到草苫子上。大人们吃过饭,家里边收拾妥当,都到齐了,累了躺下歇会,更多的谈工作和生活中的琐事,偶尔有加班回来的叔叔哥哥们,大伙一拥而上,问问为啥加班,为啥事这么晚,也有的家里有好吃的,急忙回家去拿,热闹一阵,接着聊天,小孩们一边听着大人聊天,一边在大人的蒲扇风中睡着了。记忆中,母亲手中的蒲扇就是最好的降温神器,而且还兼带驱蚊的功效,孩子们总是伴随着蒲扇的阵阵凉意,很容易就进入甜蜜的梦乡中。箅梁子算梁子,与锅碗瓢盆一样, 是过去农家社房必备的用具之一。对于农家的灶台来说,算梁子则是一个使其更具有层次和韵味的支点。过去,农家几乎家家都有灶台,上面安放着一口大铁锅, 平常烧水做饭,人们都使用大铁锅。于是,为了做饭方便,有人便设计出了算梁子。如果把大铁锅与算梁子的关系比喻成妇唱夫随的情侣,那是再也恰当不过了。只有两者配合,才能将朴素的日子蒸出滋味来。算梁子,大体为一类似“井”字形的木架,但横向的两根木条不出头,纵向且出头的两木条顶端根据铁锅内径的弯度,对边角略做修正即可。蒸制或馏制食品时,根据吃饭人口及锅内所添水的多少等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梁子卡在水际线以上,然后把算子放在算梁子上,托着蒸制或馏制食品。这样保证了算子的安全,不至于算子安放不稳把食物撒到锅内去,也便于在做饭时,使用规格大小不同的算子。每一次蒸熟饭之后,算梁子就会被冷落到一边。然而,它却丝毫不介意,仍默默地撑起算子与食物的分量,撑起了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日子。它们的品行,像极了农家人,绝不会将别人的冷落放在心上。在蒸制或馒头的时候,需要由它们来承担所有的重负。即使在烀玉米面饼子的时候,算梁子也不得闲。它们仍被平稳地架在铁锅内,上面放一泥盘咸鱼或虾酱, 任由自己的身子骨与铁锅上烀的饼子一起变得焦煳。人们对待算梁子,不会像对待箸笼和泥漏子那样仔细。或许,当它们一同被放入铁锅里的时候,注定了烈火炙烤和沸水浸泡的命运。然而,它们的身子骨上却写满了坚强。-个箅梁子,总是能用好多年。只是令人伤心的是,总会有那么些粗心的农妇, 在蒸馒头的时候,忘了往铁锅里添水,或是添水的数量过少。当灶腔里的火焰将锅里的水烧干的时候,高温的铁锅也会殃及到算梁子。结果,只能由箅梁子来承受痛苦,用燃烧的闷烟来提醒犯错的农妇。当她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并迅即锅盖时,已浑身焦黑并冒着火星子的算梁子,令她们心痛得顿足捶胸。即使有些箅梁子未曾遭此噩运,但也会在一次次的炙烤 与浸泡中变得和衰老起来。看上去,它们就像我们身边那些日渐衰老的长者,令人隐隐地感到心痛。织布机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人穿衣、被子都是用自家织的粗布缝制的,而不是像现在清一色的机装,都是从商场或

购来的。织布工艺看起来简单,其实却非常复杂。从纺线到织成布,需要经过多道复杂的工序。先是纺线,捯线,浆线,排线等,这些工序都完成之后,才能动手织布。手工织布,就是用带线的梭子左右穿行,左手把梭子递向右边,右手接住,这时把机头拉回,把线压紧,再把下线踩下去,然后右手再把梭子投向左边,左手接住,把机拉回压紧,再把下线踩下去,这样循环往复。织布时,双手和双脚都要互相配合协调,才能把布织得平整、光滑,没有疵点。布织好之后,再根据个人的爱好,将其染成黑色,蓝色或者印花布。这种布因为是纯棉手工织成,夏天容易吸汗,穿着透气舒服,特别是做的被子,冬天非常暖和,直到现在,这种布仍深受一些老年人的喜爱。对曾经经过那段岁月的人来说,在回忆起童年的时候他们的眼前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母亲坐在织布机前织布的身影。灯淡淡的,将母亲的身影映在墙壁上,她的身影就铺满了整堵墙。母亲灵巧的双手麻利地穿梭引线,头也就忽左忽右地摆动,像在跳一种独特的舞蹈。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农业中,手工纺线织布机械,发挥着重要或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织布机,这一切也许是不可想象的。现如今,辉煌了数千年的老织布机,早已经成了“古董”然而,那“咔哒,咔哒”的声音,却一直回荡在很多人的记忆深处,因为那是一首充满了爱的乐曲。吃水难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都通着自来水,天天有水,一拧开就哗哗的使用非常方便,更不用担心,哪一天停水耽误自家使用,甚至条件好的喝都是买来的桶装水,干净、卫生。生活方便也滋润,看看现在的生活,再回想70、80年代以前,那时候吃水真的是难,靠的就是:水井、压水井、用水桶挑回家倒在水缸里,供一家人使用。水井在以前基本上每个村子里都有一口或两口,水井使用时间都很长了,应该是以前村集体的时候打的,水井直径一般在两米多,井壁四周用砖或石头砌起来,水井大约有4—5米深,里面的水很凉也很甜,是村民最喜欢也是唯一能喝的水。后来村子里的水井不够村民吃的了,条件好一点的在自家庭院里打了压水井,压水井比较深,所以有很多不一定是甜水井,如果哪一家是甜水井可就赚大发了,用压水井打水,之前先用一大瓢引水,倒进去使劲按井杆,十几下后井水就哗哗的来,清澈、干净接一大瓢,“咕嘟咕嘟”的,喝一顿那种清凉的感觉,真是舒服极了!大部分压水井打出来都是咸的,所以用压水井打上来的水洗衣服的比较多,水干净,洗的衣服也干净。介绍了水井和压水井,还要提一下以前吃水的困难,那时候吃水就是用水桶往家里挑,家家都备有大小水缸,一般能放个8、9桶水,农村人起得早最先干的就是挑水,一个村子里就那么一两口井,所以抢水是必须的,特别是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家里很多平常不洗的都拿出来洗,还要都洗洗澡;打扫庭院,再就是蒸馒头,做年货,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水,水成了抢手货井里干了,等长出来马上就去挑,头到过年那几天挑水的路上从早到晚是不断人的,大家都想把水缸挑满,好轻松的过一个舒服的春节,如果过年的时候遇到大雪,很多人家会把干净的雪收集起来化成水喝,因为水甜,这种水用来招待客人,这一点上也体现了我们劳动的朴实。麦收记忆现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农业基本上都是机械化,机械播种,机械收割,就拿麦收来说联合收割机一进地人们就只等着接收丰收的喜悦。三十年前我国农村还十分落后,农村种庄稼等及所有的农活全部依靠人力畜力,那个时候收割麦子人们都是用镰刀,割完麦子还得用人力板车拉到提前预备好的场院里,家庭好一点的有的用拉,没的全部用人力,后来慢慢的有了拖拉机,那时候全村也找不到三两台拖拉机。接下来是用石磙碾麦子,有的用拉石磙,有拖拉机的用拖拉机,什么都没有的等别人碾完再借别人家的或拖拉机,那个时候处处显示出农民的质朴。用石磙碾场劳动强度非常大,反复多次,才能碾好,碾好后接下就是扬场,扬场是个体力活,几千斤麦子都是大人们一锨一锨扬起来的。扬场还必须趁有风的时候,用木锨把含有大量麦糠的麦子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糠等杂物,趁着有风,大家一起扬,麦糠、尘地一起飞扬整个天空灰蒙蒙的,堪比现在的沙尘暴。麦子入囤之前还得把麦子晒干,要不会生虫,用化肥袋子把麦子装起来运回家,麦子打完场就开始剁麦秸垛,好的麦秸垛必须有有角规规矩矩一看就很漂亮,曾经的麦秸垛是我们村里一道风景煞是漂亮。每每看到老照片或是想起那样的场景,我都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我们的父母吃了太多的苦!忍受了太多的累!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旧时光至今仍是我们这代人心酸的回忆!风箱过去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少不了一个这样的生活工具“呱哒,呱哒……”每当那一陈陈略显沉闷,但却颇有节奏的拉风箱的声音响起时,农家屋顶的烟囱便会升腾起一缕缕炊烟,尤其是在夏日的傍晚,拉风箱的声音几乎响彻了每一家农户,那些古老的声音碰撞在一起,而后打着滚儿追随着西边落日的余辉而去。过去农家人烧火做饭用的柴禾几乎全是庄稼杆,如玉米秸、棉花杆、麦秸等等。农村灶间几乎家家都有风箱,着灶头,风箱的左下侧装有一个出风口,抽拉出来的风,就由这儿进到灶底,才能将灶膛里的火烧得旺旺的。从外观上看,风箱就像一只未上漆的木箱,但里面并不盛放东西,若要说盛放,那就是装着用不完的空气,用不完的风。风箱,主要是由风箱杆儿,风箱把儿和风箱扇儿构成,风箱把儿与两根风箱杆连接着,一般都要用硬木制作,像枣木、槐木的就比较好,这些木料结实,耐磨,不仅寿命长,而县越用越光滑。为了不漏气,那

箱扇儿的大小,几乎和风箱的内腔差不多,四周还要用牛筋绳紧紧地箍上一圈鸡毛,那地鸡毛既不影响风箱扇的推拉,又能起到密闭的作用。每一次抽拉,小小的盖板便会自由开合,新鲜的空气,后面是“鼻子”“鼻孔”吁出用过的气体,所以每一次抽拉风箱都会吐出一股小小的风“呼呼,呼呼”地鼓动火焰起舞,把柔软或的柴草燃烧得“哔哔,啪啪”作响。那时,农家的灶台一般与土坑相连,一拉风箱无论冬夏,炕上都会是热的,面对孩子们纠缠,大人会把从地里挖出来的红薯、土豆之类的东西一股脑儿地火红的灶膛里。看着风箱推推拉拉,灶膛里冒出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孩子们咽着唾沫星子,不等完全烤熟手就伸了过去。结果总是有些心急的“馋猴”不小心被烫伤了手指。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煎、炸、蒸、煮,哪一样都离不开火,于是,从早到晚都要坐在灶台前手不停地拉风箱,这真是一件既累人又乏味的事情。然而,孩子们总是能从枯燥的劳作中到单纯的快乐,他们一边唱着歌谣,一边拉着风箱,从锅里散发的鱼香或,会让他们全身充满了力量。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煤气灶、电磁炉、微波炉等煮饭工具早已经走进了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风箱已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在城市里,它们基本上绝迹了,只有在偏远的农村还可能见到它的影子。“呱哒呱哒……”那一阵阵拉风箱的声音也只有在梦里重温了。灯在之前,电灯在农家人心里是一个不可及的梦,农村家庭大都是使用灯照明。灯多为玻璃材质,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以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其实,像这种正常的灯,在农村家庭中也是不常见的,农家人使用的灯,大都是自创发明的,因此种类很多,形状各异,比如墨水瓶、水酒瓶、瓶等,都可以利用,被制作成灯。去掉瓶塞和瓶体上塑料质的易燃物,找来薄铁皮卷成筷子粗的管状,里面塞上用棉花制成的灯芯。然后,从瓶口处,倒入灯,一盏油灯就制作成了。待点燃之后,那毛笔头大小的火苗,在漆黑的夜里静静地发着昏黄,微弱的光芒。灯的亮度,取决于灯芯里的棉花线的长度。棉花线太短了,火苗小,亮度不够;棉花线长了,亮度够了,但又比较费油。点燃的灯,总是连着一条黑烟,久了,屋里就会有一股浓浓的烟味,为了减少烟,很多人想出一个妙招,他们把壳的周边凿上许多小孔,按在油捻子上头,这样,油灯便有了上下两条,火苗,仍然那么亮,但却极少有烟。那时家家户户大都很穷,为了省钱,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灯,做饭时,灯放在灶房,一家人便围在灶房;做好饭之后,把饭端到里屋,灯也跟着到了里面的桌子上。为了节省,细心的妇女适时调节灯的亮度,只有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才把灯光调亮一点,即便如此,在微风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仍旧照不了多远,孩子们只能挤在灯前学习,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的小眼睛就开始模糊了,小鼻孔用手一挖,整个手指尖都是黑的。然而,勤俭的妇女就连这一点光亮也不肯浪费,她们或坐在一旁纳鞋底或缝补衣物;男主人们则在隐隐约约的灯光下收拾着农具。如今的夜晚,到处华灯闪烁,流光溢彩,随着岁月的流逝,灯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地远去,甚至早已被人们遗忘,但它们曾经陪伴着无数的家庭历经了风霜雪雨和悲欢离合。石磙石磙,是过去农村常见的一种农具,石磙大大都是用花岗岩雕琢而成的,形状犹如一个横躺在地上的水桶。常见的石磙,一般长约1.2米左右,直径从四五十公分到十公分的都有,大小并不固定。当然也有体长1.5米以上的大石磙。在石磙的表面上,有一些鱼卵状粗糙的天然纹痕,也有的石磙表面上,覆盖着一层浅浅的

状纹痕,这是由人工雕琢出来的,石磙两头各凿有一个深坑,这样可以使木制或铁制的轴框牢牢地将其。然后,在轴框上栓上套或绳索,便可以用来轧场了。在过去的农村,石磙是打麦场上的主角。在火热的太阳底下,那些被收割的麦子,像一堆堆金屑似的铺满场院。此刻,在或拖拉机的牵引下,石磙开始舞蹈起来,它们在场院上不知疲倦地一圈一圈地转动着。沉重的身躯碾轧着饱满的麦穗,发出一种古老而动听的声音,既像是农人在树荫下小憩的鼾声,又像一位长者在我们的耳畔吟着一首迷人的童谣。后来,随着联合收割机等机械的广泛使用,石磙最终退出了农业生产的舞台也成必然。它们或被岁月的浮尘埋入土层,或静静地躺在农家偏僻地角落里,仍坦然地迎候着风风雨雨,并无声地讲述着的艰辛与荣耀……。草 耙柴米油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过去,对于农家人来说,柴禾显得尤为重要。那时候,农村还很少有使用液化气或天然气的打火灶。人们生火煮饭,主要是靠柴禾。柴禾的

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庄稼的秸草;另一个就是在深秋之后,捡拾野外枯菱的荒草。因此,几乎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要堆着一个或几个草垛,像一个个疯长的蘑菇。草耙,便是农家人捡拾柴草的便利工具。草杷非常简单,在一根细长的木柄前面,缚上一个耙头,耙齿是用竹条或铁丝加工而成的。打眼看上去,它就像一个巨型的痒痒挠。用草耙到野外搂草,大都是农家孩子们的任务。每到放学之后,那些农家的孩子们就会扛着草耙,拐着槐条篓子,到野外去捡拾柴草。有些闲不住的老人,也会加入到孩子们的队伍之中。他们像一一群快乐的斑,弯着腰,在田埂、河畔、路边不停地搂啊搂啊。很快,身旁的篓子便会盛满柴草。在众多农具当中,唯有草杷,为农家的孩子捡拾了太多的快乐。他们手持草杷

在野外,听深秋的风在原野里地呼号,看鸟雀在天地间起起落落;或者几个小伙伴聚在干涸的沟底,点燃一堆柴草,将那些被人们遗落在田野里的地瓜烤出醉人的甜香….今天,人们再次回忆起草耙,心中首先浮现的往往不是曾经的贫穷与艰辛,而是对那段童年时光的无限眷恋。连环画在二十世纪七十出生的孩子,对连环画大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与连环画的情感纠葛几乎每个人都可以谈出一箩筐。连环画,在我们老家叫画册, 又称“小人书”,在上个世纪,只有巴掌大小的连环画曾风靡全国,几乎每个孩子心中都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回忆。连环画,兴起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创

根据文学故事作品,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成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一秀, 以线描为主,也有彩色的。我国的连环画可以追溯到汉代的画像石,北魏的壁画等。在这些古代艺术作品当中,有不少作品是以连续的画幅来描绘故事和人物传记,这应当是连环画的雏形。1925年到1929年上海世界书局行后出版了《西游记》、《传》、、《岳飞传》、《演义》的连环画,题名有“连环图画”的标示,这是用“连环图画”作为正式名称,这一名称一直沿用了20多年,后才改称为“连环画”。那时候,连环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精神食粮。他们与连环画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只要一有空闲,他们就会谈纪要戏法似的从书包里、衣兜里或枕头底下摸出一本连环画,如饥似渴地捧读起来。一双双的目光,追随者一本本连环画里栩栩如生的画面,像《地道战》、《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马兰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仿穿越了时空,与古往今来的人物对话或掬一捧心酸的泪水,或兴高采烈去节概叹,沉迷其中,忘形物外。自己家的连环画毕竟有限,为了能够看到更多的连环画,孩子们之间约定好,相互传阅。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花两分钱到街市的连环画摊上租一本地看上半天,在许多孩子的眼里,街市上的连环画摊,是世界上最美的,最诱人的风景。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一本连环画也要定价一二角,大人们一般不会为孩子购买,为了买到一本梦想中的连环画,他们们偷偷地攒牙膏皮、酒瓶子、塑料纸等,卖给收破烂的老人;他们甚至把家里自行车的铃铛、老衣箱上的铜锁也偷偷拆下来换钱。一家小小的新华书店,是当时孩子们唯一向往和常去的地方,即使兜里一分钱也没有,他们也不惜步行几公里去书店细细浏览柜台里一本本连环画精美的封面;在心里默默地记下书名,然后,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连环画对孩子们的成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们使那些的目光学会了最初的明辨是非、美丑和忠奸、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连环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它们却为无数个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孩子留下了一段段永远抹不掉的美好的记忆。儿童游戏——弹弓 主流游戏:村里游戏名目;五六十年代童孩游戏有“挑兵”、打“皮牛”、 “打栮”、喝卯”、“杀羊羔”、“捉迷”。节庆时有高跷、锣鼓….与附近周边地区的民风基本相同,随着我国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原来一些手工的、粗糙的、低端的、简易的玩具或游戏基本失传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人的手机、电脑、电玩游戏等等。但是一些儿时盛行一时的游戏仍感回味无穷!制作弹弓,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充满了无限的乐趣与。制作弹弓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钢筋铁丝做,选用的钢筋铁丝不能像伞骨那样没有韧性,那样不方便弯曲;但也不能像保险丝那样不够,而且最了粗一些,这样做出的弹弓比较结实。先好铁丝后,把它弯曲成高脚杯外轮廓形状,顶端的两旁各弯上一个圆耳,用来系皮筋。然后把选好的皮革弹弓兜两端各打一个洞,皮筋从此穿过,一环扣一环,最后绕到弯好的铁丝两端的圆耳。为了让弹弓更加结实,有些孩子还会找一些破布或者麻线缠绕在弹弓的手柄处,这样手感会好很多。另一种就是采用树木的枝杈来制作,因为木头弹弓的手感好,而且瞄准后更便于发力。要寻找到一个标准的“丫”字形枝桠,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生在显眼处的那些标准权杈,早已被其他的孩子据为已有。做弹弓的兜,大都是到补鞋师傅那儿弄来的。在绑皮筋之前,先把皮筋割成等长,千万不要直接用线将皮筋直接绑到木叉上,而是要认真校正,以防跑偏。皮筋要选那种拉力强、有劲的,而且拉的时候皮筋要没有空洞。绑的时候最好两个人,用棉线多缠几道。那时的他们非常简朴,同时也非常调皮。买玩具不如自己动手做,弹弓就成为了男孩们的必备武器,每天与同伴们练习打仗是现在想也想不到的自由快乐了。简单的木棍、铁丝与橡皮筋打造了一代人儿时的记忆,甚至现在00后的孩子们也同样玩上了电弹弓(愤怒的小鸟),但是那种儿时欢乐的集体大作战已经不复存在了。跳皮筋女孩子们当然最爱玩的就是跳皮筋,这一游戏被一直传承到现在,当时的用具可不如现在,皮筋其实是旧自行车胎剪成的胶皮圈,三五个人,唱着“马兰花”的歌谣,欢乐无比,非常利于同学们培养团结意识。即使如今小学的校园里也经常这样的活动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空竹过去,人们在街头巷尾,经常能见到孩子们用绳子抖动着一个个“竹简",玩出各种花样,而高速转动的“竹简”则会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声响。这就是古老的玩具一空竹。以前的空竹,大都是用竹木材料物件制成的,中空,因而得此名字。据考证,空竹最早是由螺演变而成的一种儿童玩具。今天,在南方地区,有称它为“响簧”的, 也有称它为“嗡子”和“哑铃”的;地区则称它为“扯铃”;而北方都称其为“空竹”。空竹主要分为单轮空竹(木轴端为圆盘)和双轮空竹(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双轮空竹比单轮空竹容易操作。圆盘四周的哨口,以一个大哨口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为高音孔,以圆盘哨口的数量而分为双响、四响、六响,直至三十六响等。在拽拉抖动空竹的时候,各哨口时发音,雄浑,声彻云表。抖空竹游戏的技巧性相当强。竿,是抖空竹的必备工具。一般杆直径约8~12毫米,根据特殊需要也有更细或更粗的,长度以450 ~550毫米为佳。棉线用一般的棉线即可,可以买,也可以用手套线或其他棉线自己动手搓制。无论买的还是自己动手搓制的,都要注意线绳拧的方向。右手抖空竹者,将线绳向右拧;左手抖空竹者,将线绳往左柠。如果反了,在抖空竹的过程中,线绳会自动松开。玩的时候,将棉线在空竹圆柱中心位置的槽隙处缠绕几圈,先慢慢地拉起空竹旋转起来,然后双手有技巧地甩动线竿,使空竹借看惯性在线绳上不停地旋转。在过去,有很多初玩空竹的孩子,就是因为过不了旋转这一关,最终泄气地将父母为其买的空竹扔到一边去了, 再也不愿去碰一- 下。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不肯服输的孩子,空竹从线绳上滑落一次,他们就捡起一次,不气馁地练习。终于有一天,空竹开始听从他们的指挥,在线绳间自由地旋转了起来。为此,他们都兴奋得欢呼雀跃起来。渐渐地,他们能够将手中的空竹玩出各式各样使人眼花缭乱的花样,令其他的孩子们羡就不已。熟练空竹操作技巧的孩子,能够玩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动作,特如“人跳”,用脚踏在棉线的中段,使在脚一侧转动的空竹,由脚背上跃过至另一侧;还有“满天飞”,就是将空竹高高抛起,然后用棉绳接住,再抖或再抛掷….只要玩熟练了,空竹在孩子们的手中就会变得非常听话。每一个孩子都会想方设法玩出一些别人不会的动乍,然后再相互比试技艺高低。那些最终学会抖空竹的孩子们,也许是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战胜自我。他们从中收获到的信心,跟玩空竹时所享受到的乐趣应该一样重要吧!马兆生、李林东优秀的教师“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马兆生和李林东老师从教三十余年,一生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甘为人梯。用真诚和热情、爱心和宽容铸就学生飞翔的翅膀。不以功利而耕耘,不因平凡而郁闷,每天蘸着岁月的汗水,书写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的教师生活。他们没有歌唱家的耀眼和风光,没有们的独领,没有科学家们的彪炳和千秋流芳百世,更没有者们的前呼后拥风云。有的只是琐碎辛劳的生活,有的只是与孩子们长年累月厮守在一起平凡的日子。这就是需要为师者不为功名利禄而丧志。不为平凡庸碌而抱怨,始终在那小小田地里默默耕耘,勤恳奉献着这平平常常的日子里,孕育着伟大和崇高。马兆生和李林东老师一生任劳任怨,在三尺讲台书写自己完美的篇章。过年在北方过年有吃饺子的习俗,一家人围在一起协调合作,擀皮儿的擀皮,包饺子的包饺子,齐乐融融。在山东从大年三十下午开始,将除夕夜、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都包出来。因此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初一基本上都是吃饺子,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风俗,在我们的老家尤其遗存。总觉得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特别有家的味道。从饺子的形状可以看出,饺子寓意,因此过年要多包饺子,多吃饺子,象征来年有更多的“钱”。而且在过年像“包多了”“吃不了”这些所似不吉利的话,是千万不能话的,否则会被家里老人训斥,新年都图个吉利,因此说吉利话肯定不会错的。在鲁西地区到了春节还有请“爷爷、奶奶”一说。所谓的请爷爷奶奶并不是把活着的爷爷奶奶请过来,而是把已故去的老祖宗们请回来,贡起来,寓意和家人一起过年,有的会挂一幅带有已故老祖宗牌位的年画挂在堂屋对门的八桌上方,八桌上放上水果、饺子、点心、烟、酒等贡品,在三十的晚饭前家里的男人会带上香,鞭炮到坟前磕三个头。就带着已故的老人回家过年了。请回来的过程也是有讲究的,点燃的香是不能完全留在坟地里,要拿回来,之所以这样做因为的老人需要跟着香的烟气回家。既然是带老人回家,因此回来的路要走顺的大道,不能走小路岔路,以方便老人家认识回家的路。正月十六起早再把祖先送走,意味过年结果,这说明是对已故老的敬重。除夕晚饭家家包饺子,吃饺子前放鞭炮,晚上看求联欢晚会节目,晚十二点整有的青年放鞭炮以示新春佳节的到来。新春凌晨大约4—5点钟要早起所谓起得早过得好,先给祖先烧纸钱下跪磕头,后放鞭炮下水饺,下水饺不要全下完,吃水饺老人教育子女要每碗留几个,意味年年有余,要有趣的是每家包上几个糖和钱水饺,在早晨谁吃到谁就今年有福。在放一这天锅里要留下压锅饭,不许空锅。寓意幸福生活源源流长。今昔过春节差距真是天壤之别。前后直至生活困难时期孩子们盼望过年,“流传新年到姑娘买花、儿童要炮、老头要个新沾帽”。仅春节这一天一家人才能吃顿白馍。所以那时孩子们过年心切。现在生活好了已习之为常啦。天刚蒙蒙亮晚辈要给长辈拜年,致以新春祝福,随着时代改变,没有再给长辈磕头下跪习惯了,但长辈必须给未成年人晚辈压岁钱,少则10地多则100元不等。新春初二亲戚拜年开始一般新过门女婿要在这天给岳父一家拜年礼品重一些还得多带些压岁钱分给小孩。从初三开始其他亲戚开始拜年多数开轿车一天拜几家年,为节省时间一天拜几家年只能在一家亲戚里吃饭,过去我村流传着,“拜年拜到初七八也没馍馍也没汤”。说起鲁西过春节,应该从腊月二十三起,腊月二十三为祀灶日。俗称“过小年”。这一天的主神就是“灶神”又称“灶”传说这一天是“灶”上天的日子,这祀灶的风俗由来已久,在我们这一带传说比较多的一种说法是“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的神,人们尊称为“灶”。这礼仪也是很讲究的,祭灶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三晚饭后进行,我们鲁西一带的灶神像多半贴在灶台上方的墙上,两边贴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时,摆糖瓜,果品等供品;多是粘和甜的,意思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或者让灶王嘴甜一些,光说好话。还要供上用秸杆扎成的灶马,让灶骑马上天,一路顺风,大吉大利。在我们老家一带,腊月二十三这天,不仅是辞灶,还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打扫卫生。这一天,或在以后几天内,要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扫干净,所有能搬动的家具、餐具等都要搬到院里彻底清洗,然后再放回原处,表示要净净过新年了。传统文化,是一个的灵,也是一个的精神基石。留住那些传统的记忆,不仅仅是留住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更重要的是留住了一眼涌动美德之水的甘泉。记忆中,写满了沧桑,也印证了无数的精彩和希望。

最新文章